張燕 近日,記者走訪維西縣保和鎮第一完全小學時發現,一到放學時間,該校周邊的小商店就開始販賣各種油炸肉串、“五毛”零食、辣條、冷飲等,還有不少流動攤販在售賣烤餅,組織各類抽獎活動……孩子們扎堆涌向這些小吃攤、小賣部,爭相購買各類零食,邊走邊吃……據了解,這種場景每天都在上演。 記者采訪了部分家長,大家對這些低廉、露天售賣食品的安全性都心存顧慮,她們紛紛表示,家長們都意識到這些小食品的問題,也想方設法不讓孩子吃,但年幼的孩子總是經不住誘惑,常常瞞著家長去購買。 “孩子經常吃校園周邊小賣鋪售賣的油炸食品和冷飲,容易誘發疾病,也容易養成亂花錢、不講衛生的壞習慣,既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,又助長了盲目消費的心理以及同學之間的攀比風氣。我認為,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需要學校、教育部門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管理,還需要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,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孩子們拒絕‘垃圾食品’的意識?!奔议L余女士說。 “保和鎮完小一年級校區門口只有一家小賣鋪,里面除了賣文具、玩具外,還賣辣條、炸雞柳、火腿腸、熱狗、煎餌塊、冷飲等零食。毋容置疑,這些零食會受到孩子們的熱捧,但是這些零食,尤其是煎炸用的油品是否安全衛生,我們無法確認。疫情期間,學校周邊的流動商販是否有外出記錄,是否做健康檢查我們也無從知曉。作為家長,我希望相關職能部門重視這一問題,杜絕食品安全隱患?!币荒昙壖议L和女士說。 記者認為,針對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,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,對來源不明、渠道不清,沒有合格證明、保質期和生產日期標注不清的食品應依法作出處理。對未取得食品經營資格的店主和流動攤販,應堅決予以清理和取締,對非法經營的要依法從重處罰。要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,包括對學校食堂、校園周邊“小飯桌”的廚房環境、從業人員健康等的監管,建立相關職能部門、經營者、學校多位一體的監管機制,促進監管職能到位,同時,學校和家庭要加強對學生的食品安全教育,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。
|